二维码的发明者是谁(二维码发展史)

2024-09-16 08:30:31


二维码:生于日本,辉煌于中国

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日本沦为战败国,但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经济和教育等方面却迅速崛起,日本的各大超市的销售额自然也随着快速增长,不过由于彼时收银员需要长时间频繁手动输入商品价格,导致那个时候的收银员效率较慢,甚至手部容易出现疲劳甚至出现疾病,最终导致结算误差。

急需某种技术来解决此类问题。

同样在上世纪70年代,Logicon公司开发出了食品工业统一码(Universal Grocery Products Identification Code,UGPIC),依据的是IBM乔治·J·劳雷尔(George J. Laurer)的设计方案。这个方案的灵感就来自伍德兰德,伍德兰德也参与了条码的改进。

该技术的诞生几乎改变了全球的商业活动形式,使得收银员的工作效率变得更高效,顾客也可以节省更多时间。

二维码的前身诞生了。

但一维码最大的问题就是扫码设备以及容量问题。

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演进和发展,由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组成的一维码(条形码)开始暴露出不少缺点,例如数据容量较小(30 个字符左右)、只能包含字母和数字、条形码尺寸相对较大(空间利用率较低)、条形码遭到损坏后便不能阅读的缺点。为了弥补这些缺陷,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寻找更佳的代替方案。

此时,日本人登场了,也就是二维码之父。

直到今天,可能依然很少人知道二维码的发明人。二维码的发明者腾弘原(Masahiro Hara)来自日本 Denso Wave 公司(日本电装株式会社(Denso Corporation)旗下的子公司)。

由于高精度的汽车零配件需要匹配很多信息(原料来源、产地等),以便进行质量追溯,但传统的条形码(即一维码)信息容量很有限。如何在零件标签上存储更多的产品信息,成了日本电装需要攻克的难题。

DensoWave 作为日本电装旗下负责信息技术的子公司,承接了这项攻关任务。腾弘原带领团队进行了两年的研究,终于将标签上的一维码升级成二维码,信息储量一下增加了 200倍以上。

在此基础上,Denso Wave 公司做出了今天常见的黑白二维码。如今的二维码可以转换为数字、图像、二进制字节和汉字(日文 Kanji)等形式,由智能手机的传感器扫描后进行解读。

二维码发展起来的第一个前提:发明人当活雷锋,不收专利费

二维码相比一维码(条形码)确实具有数据容量更大、超越了字母数字的限制、条形码相对尺寸小、具有抗损毁能力等优势,不过由于二维码的解码数据更加复杂,所以在同样的硬件下它的运算复杂程度也要更高,耗时也会更长。

虽然日本电装公司拥有二维码的专利权,可是他们明确表示该专利是免费开放使用的,他们希望二维码成为无需成本、可放心使用的“公共编码”,而日本电装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为世界汽车系统零部件的制造商,同时他们也在售二维码专用扫描枪等相关产品。

二维码的发明者腾弘原也曾公开表示,不后悔放弃专利权,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使用。但他自己也完全没预料到,多年后二维码会在中国取得如此惊人的发展。

二维码的胜出:竞争博弈中的受益者

光发明二维码,也即是光有技术还不够,还需要有足够的商业模式支撑,尤其是标准的支撑,才能让一种技术落到应用,并发展壮大。

二维码靠着移动支付才真正的发展壮大。

但移动支付,实际上二维码并不是最早亦不是技术最成熟的。把NFC、声波支付和二维码放在一起对比,会发现二维码的胜出只是博弈的得益者。

论支付的方便程度,NFC无疑是没有任何妥协的,公交卡往刷卡的机器前面一放就行,不用考虑姿势,有没有网络都行,隔着包也没问题。

NFC近场通信技术的历史基本就是扯皮的故事,2.4GHz标准与13.56MHz标准长期处于互相不兼容的竞争状态,造成NFC模式始终没有形成大范围的推广态势。尽管后来有APP可以通过支持NFC功能的手机给公交卡充值,也有银行把IC卡和公交卡彻底整合为一张卡,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。

声波支付的收款方虽然需要一个专用设备来接受声波,但是改造成本比NFC低多了。但可惜的是声波支付最终也没能胜出。

二维码的贵人:支付宝和微信

真正让二维码从众多移动支付中胜出的核心原因,是因为支付宝和微信的大力推广。

微信想用二维码把自己移动端的用户优势推广到所有支付领域,支付宝想用二维码把自己在电脑端的支付优势推广到移动端和线下,银联想用二维码把自己在线下商户的优势推广到线上和移动端。

微信、银联和支付宝三巨头之间的竞争,成就了今天的二维码,而支付宝和微信众多的使用场景也造就了二维码的飞速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