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督是什么官职(三国时期,“都督”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)
在汉末三国时期,都督是比较常见的武将官职。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,都设立了都督这一官职。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,都督一名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﹐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﹐有的则是军队的统帅甚至某个区域的主将。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﹐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﹐影响最大的是后一种。不过,在魏蜀吴三国中,都督这一官职的地位、权力、职责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。那么,问题来了,三国时期的“都督”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?权力到底有多大?比大将军厉害吗?
东吴的都督
首先,提到都督这一官职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“大都督”周瑜。但是,在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鲁肃吕蒙传》中记载:“十三年春,权讨江夏,瑜为前部大督”,也即周瑜的官职严格来说是“大督”。与此相对应的是,据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逊传》记载:“黄武元年(222年),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,权命逊为大都督、假节”。
在周瑜之后,陆逊确实在正史中被孙权任命为“大都督”。就大都督陆逊来说,此时已经相当于东吴的大将军了。只不过因为孙权还没有正式称帝,所以不好使用大将军这一官职。黄龙元年(229年),孙权称帝后,以陆逊为上大将军。因此,在东吴初期,周瑜、陆逊等都督或者大都督,在权力和地位堪比大将军这一官职。
不过,除了都督、大都督之外,东吴还在边境地区设立了密集的都督区,以此派遣重兵把守。比如信陵督、西陵督(永安二年陆抗都督西陵时,辖区自关羽濑至白帝城)、夷道督、乐乡督、江陵督、巴丘督、蒲圻督、夏口督、沔中督、武昌督等。对于这些都督来说,地位实际上和郡守、太守差不多,也即负责一些重点区域的防御事务。建衡二年(270年)陆逊之子陆抗都督信陵、西陵、夷道、乐乡诸军事,治乐乡,为信陵等诸督之督。就此时的陆抗,因为负责了多个都督区域,地位堪比州刺史或者州牧。
蜀汉的都督
相对于东吴,蜀汉的都督则比较精简,主要分为汉中都督、庲降都督、江州都督、永安都督这四大都督,也即分别镇守蜀汉的四个重点区域。其中,就汉中都督来说,第一任都督就是刘备的心腹魏延。在魏延之后,吴懿、王平、胡济等人先后担任汉中都督一职;就庲降都督来说,主要镇守的是蜀汉的南中地区;就永安都督来说,永安是蜀国东部边境重镇,位于三峡西口,面对魏国新城郡和吴国荆州,为此,刘备设立永安都督,第一任都督就是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;就江州都督来说,蜀汉在西、北、南、东线之外,后方二线设江州(巴郡治所)都督。在蜀汉历史上,李严、李丰、李福、邓芝等人曾担任江州都督一职。
除了汉中都督、庲降都督、江州都督、永安都督这四大都督,蜀汉还设立了关中都督。不过,因为关中是曹魏的疆域,所以关中都督只是遥领的官职,并没有实际的意义。就蜀汉来说,因为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。因此,对于四大都督来说,大部分下辖一个郡或者数个郡的地盘,比如汉中都督主要负责汉中郡的防御。与此相对应的是,就曹魏的都督,在疆域范围上则比较辽阔,也即实际的权力和地位往往更高。
曹魏的都督
就曹魏的都督,分为东线、南线、西线、北线等几个区域。
东线,黄初三年(222年),设立扬州都督区,先后以曹休、满宠、王凌、诸葛诞、毌丘俭、王基、石苞任职。对于扬州都督,顾名思义,负责的是扬州这一区域。在汉末三国时期,扬州的大部分地区是被东吴占据的。因此,非常明显的是,曹魏设立扬州都督,主要是为了防御或者进攻东吴的扬州之地。
南线,黄初元年(220年),设立荆州都督区。东汉末年,荆州一开始是刘表的地盘。在荆州牧刘表去世后,曹操南下荆州。经过赤壁之战后,刘备、曹操、孙权三家瓜分了荆州之地。等到关羽大意失荆州后,荆州只有曹魏和东吴这两大势力了。因此,和扬州都督一样,曹魏的荆州都督,同样是用来对付东吴的。
北线,设都督河北,兼辖冀、幽、并三州军事,以吴质、吕昭、程喜等8人任职。对于河北都督来说,包含了冀州、幽州、并州这三个州的地盘,因此,河北都督的权力和地位,往往要在州刺史或者州牧之上。在汉末三国时期,曹魏的河北都督主要负责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,几乎不会和蜀汉、东吴交手,所以存在感相对较弱。
西线,设雍、凉将军都督区,以雍凉都督自居。对于曹魏设立的雍凉都督,主要是为了应对蜀汉的北伐,比如诸葛亮北伐和姜维北伐,几乎都将战场放在了雍州、凉州一带。在三国历史上,雍凉都督以曹真、司马懿、夏侯玄、郭淮、陈泰、司马望任职。
通常来说,曹魏的雍凉都督都领凉州刺史,征西大将军头衔。因此,在地位上,雍凉都督通常要高于一般的州刺史或者州牧。当然,距离大将军这一官职,还是存在一定地位。不过,曾经担任雍凉都督的曹真、司马懿,最后都担任了曹魏的大将军一职,这也说明了雍凉都督的重要地位。
综上,就汉末三国时期的“都督”,曹魏的都督在管辖疆域上是最为辽阔的,可以说是位高权重,堪比清朝时期的总督。至于东吴和蜀汉的都督,往往只是管辖一郡或者数郡之地,在地位和权力上显然是比不上曹魏的都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