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守敬主要贡献有哪些(勤学故事:“海拔”创始人 )

2024-11-03 08:00:45

什么是“海拔”?

以平均海平面为标准的高度,也叫绝对高度,是地势高低的标志。这里有两个释义:一是陆地或山岳高出平均海面的高度;二是超出海平面的高度。

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,海拔一词也经常被用为一个人身高的代指。

而“海拔”一词的创始人是我国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。


故事发生在我国的元朝时期。

郭守敬,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、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。

郭守敬的主要贡献在天文学、地理学、水利学、数学、光学这五个方面。他一生研究出大量的科研成果,在中国乃至世界科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,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。

郭守敬从小就胸有大志,专心致力于学习,遇事善于思索,勤于实践。

郭守敬的祖父叫郭荣,祖父精通五经、算数和水利。因此,郭守敬幼承家学,后来师从天文学家刘秉忠。所以,在少年时代,郭守敬就在水利学和天文学等方面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。

郭守敬十五、六岁时得到一份“璇玑图”,他被古人用仪器观测日月星辰的景象吸引住了。他认真阅读了“璇玑图”,又亲自动手用竹蔑制造了一台浑天仪,还自己动手修了一个安放浑天仪的土台,在台上用竹蔑制造的浑天仪直接观测天空中星星的位置。

中统三年(1262),因刘秉忠的同学、左丞张文谦的推荐,郭守敬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见。这次召见,让郭守敬以其才学而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重用。


从此,郭守敬负责仪器制造和天文观测。他先后研制了十多种天文仪器,其中有许多仪器在当时都是居世界领先地位的。

在天文观测方面,除了对恒星位置进行观测外,郭守敬还组织了一次空前规模的测地工作,在北京、太原、成都、雷州等二十七处设立了观测所,测量当地纬度,由南海到北海,从西沙群岛至北级圈附近,每隔十度设一个观测台,测量夏至日太阳影子的长度和昼夜长短,观测站比唐代多了一倍,获得了丰硕成果。

郭守敬的最大贡献就是编出了《授时历》。编历之后,完全废除了上元积年,采用到至元十七年的冬至时刻作为计算的出发点,以至元十八年为“元”,既开始之年。他又结合历史上的可靠资料加以归算,得出回归年的长度为365.2425日。这个值同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一样。

郭守敬还是一位政绩卓越的水利工程专家。二十岁时,他就负责指导疏浚家乡的河道和淹没多年的石桥。接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见时,郭守敬面陈水利建议六条,即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。次年,升为副河渠使。至元元年(1264),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(今宁夏一带)境内的唐来、汉延等渠,增辟大都水源,更立闸堰,使当地的农田得到灌溉。

郭守敬曾提出,以海平面作为基准,比较大都(今北京市)和汴梁(今河南省开封市)两地地形高下之差,这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——“海拔”的创始。

郭守敬提出的“海拔”概念比德国数学家高斯提出的“海拔”概念早了560年。

为了纪念郭守敬的功绩,人们将月球表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“郭守敬环形山”,命名一颗小行星为“郭守敬小行星”。

“海拔”创始人始终屹立于世界“海拔”之巅。


勤学名言:

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,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

——文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