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干涉还辽影响(何为三国干涉还辽)

2024-08-12 12:30:31

三国干涉还辽事件,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。1895年4月17日,清朝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签署《马关条约》,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。六日后,俄国、德国和法国为了自身利益,以提供“友善劝告”为借口,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清政府。日本为此深感屈辱,但面对世界三大列强也只好忍气吞声了。此事件的也为后来的日俄战争埋下伏笔。

列强态度

《马关条约》签署后,令世界哗然,也惊着了各列强。没想到小小的日本能够打败庞大的清朝,还攫取了这么多的利益。这让利益熏心的列强们都从自身利益出发,表现出不同的态度。

俄国: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,对远东地区的觊觎之心愈加强烈,先后占领原属清朝的外东北、夺得库页岛,兴建西伯利亚铁路,企图在满洲与朝鲜建立势力范围,夺取极具战略价值的不冻港。因此,俄日之争在所难免。签署《马关条约》过程中,俄国曾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其在东北的利益,然而日本根本不管俄国那一套,要求清政府割让辽东,这让俄国不仅没了面子,而且利益严重受损。由此俄国甚至想派兵远赴东亚,以武力解决问题。

德国:中日开战之初,德国并无强烈反应。但后来德皇在日本快将打败清军之时,也产生了德国应该染指东亚的想法。原来俄国与法国在1892年结成俄法联盟,让德国在欧洲之地位有所动摇。所以德皇想尝试以干预中日议和,换取俄国支持其在东亚的扩张。

法国:在俄法联盟的框架下,当然是倾向俄国,而在德国拉拢俄国后,法国也想在东亚获得更多利益。得到印度支那后,又开始觊觎台湾,所以愿意与两国一起干涉马关条约的签订。

英美:当时俄国与德国也想拉拢英国一起干涉,但在英国看来马关条约对自己有利,因为它规定中国开放更多的港口。而且这样日本可以阻止俄国向南扩张。因此,英国在最后拒绝了参与干涉。而日本也想得到英美的帮助,召开国际会议解决辽东问题。但英美不想得罪任何一方,又恐怕日本或三国在华之势力坐大,因此双双宣告中立。

日本:日本当然想保证条约的实现。日本提出只占领旅顺与大连两海港,加上一些赔款。但三国依然态度强硬,毫无退让之意。日本虽然战胜中国,但是损失也不少。寄希望英国的支持,但英国却劝日本接受三国的条件,加上日方代表伊藤博文也主和,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,日本与三国达成协议,归还辽东给中国,而清廷要付出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赔偿。

三国目的

在客观上,《马关条约》的签订实际是提醒了西方列强,让他们看到了这是向远东扩张势力的千载难逢的机会。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,在德国倡导、俄国响应下,拉拢法国,结成德俄法三国联盟,对日本进行强力干涉,日本无奈只得归还辽东半岛。三国的干涉不是为了主持公道,而是为了自己私欲。

德国想要从中国索取一个港口,借此机会与俄国接近,以破坏俄法的亲密关系,以摆脱德国的孤立处境。俄国则直截了当地说:“假如日本占领南满,对我们将是威胁。我们不能容许日本占领南满,假如不履行我们的要求,我们将采取适当的措施。这样,我们就成为中国的救星,中国会尊重我们的效劳,从而会同意用和平方式修改我们的国界。”法国参加联盟,一面是由于俄法同盟,一面是染指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对台湾的野心还没有放弃。

发难经过

1895年4月17日,《马关条约》签订的当天,俄国首先坐不住了。急忙向德、法表明了俄国政府的决定,就是以友谊方式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。如果日本不接受这友谊的忠告,俄国正考虑三国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军事行动,切断日军在中国大陆与其本国间的一切联系。

也在这一天,德国皇帝下令,一艘装甲舰、一艘巡洋舰开往远东。同时德国对其驻日公使发出电训:现在的《马关条约》损害了德国的利益,我们不得不抗争。日本必须让步,因为与三国斗争是没有希望的。

同时,法国通知俄国,法国决定参加俄国的计划。这样,三国联盟正式成立。

23日,三国政府正式向日本政府发出通知:“今日本国割占辽东,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(北京)之虞,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,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,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。”三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给中国,并限定在十五日之内答复。

日本对策

23日下午,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在送交通知备忘录时,俄德两国公使还发表了简短的讲话,大意是敦促日本认真理解通知要求。不退还辽东半岛,就会发生冲突。与三国开战是没有希望的。本来日本外务次官以为把备忘录收下就了事了,没料到的是俄德两国公使竟然发表了措辞强硬严厉的讲话。日本外务次官听后有些惊慌。

当天,就将三国干涉之事电告伊藤博文和日本外相。伊藤决定召开会议,讨论对策。伊藤把经过一夜苦思冥想,在会上提出了三个对策:一是断然拒绝俄、德、法三国之劝告;二是召开国际会议,将辽东半岛问题交该会议处理;三是接受三国劝告,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。会议就这三个方案进行讨论。

第一个方案,与三国开启战端根本没有把握,因为他们的舰队有12万吨,我方的舰队只有8万吨,而且据情报,俄国正在向远东边区派遣一支29500人的部队,海参崴已被宣布为临战区,而我国海陆军都在外面,所以不仅三国联合舰队难以应付,即使单独对抗俄国舰队也无把握。因此,结论是目前不能与第三国失和,树立新敌。

这样第一个方案便可否定掉。而第二、第三方案均未达成一致意见被否决,但最终形成了一个基本方案,就是对三国可以让步,对中国则寸步不让。之后,日本又拉拢英国,试图瓦解三国联盟,结果失败了。

最终答复

同年5月4日,日本最终答复是:“日本帝国政府根据俄、德、法三国政府之友谊的忠告,决定放弃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。”明治天皇颁布诏书,宣称接受三国的“忠告”,归还辽东于中国。但日本要求清政府支付1亿两白银作为“赎辽费”,三个月内交清后,日军全部撤出。

按《马关条约》,中国赔偿日本2.5亿两白银,如此巨额款项已让清政府无法承受,再加上1亿两,更是难以支付,所以经过多轮磋商,日本最终同意将“赎辽费”减至3000万两。就这样,在1895年11月8日,清朝与日本正式签订《辽南条约》,在支付巨额赎金的情况下,最终收回了辽东半岛。

恶劣影响

三国通过外交逼迫日本吐出辽东半岛,取得最终胜利,但其负面影响是极其恶劣的,它进一步激起了世界列强们瓜分中国的野心。

1896年,俄国以迫日还辽有功,同清政府签署中俄密约。由此获得在东北驻军、修建铁路、内河航运、修建教堂等权利。不久,沙俄又强行租借旅顺、大连,使得整个东北沦为它的势力范围。而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,沙俄更是以武力侵占东北。德国则强占胶州湾。三国在事件中各怀鬼胎。同时,事件开启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之开端。

刚刚崛起的新帝国日本,遭到如此外交屈辱。所以,日本一直怀恨在心,大力发展军事工业,重整旗鼓,伺机报仇。1904年,日本偷袭俄国在旅顺的海军,引起日俄战争。1914年,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,日本趁机派兵侵占胶州湾。其实,三国干涉还辽,实际就是帝国主义在华最典型的纷争。

清政府虽然是和约签署的主要一方,但是在整个事件中却毫无话语权,任由帝国主义列强的摆布,默默承受《马关条约》剥削中国。然而,此事件也激起中国有识之士的思考,为日后的百日维新做了铺垫。